护眼知识
8个视力关键期,不同时期应关注哪些眼部问题?
关于我们人类,通过眼睛获取外界信息占我们所有感官获取外界信息的80%,所以,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,但是眼睛同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,也是有一个发育和老化的过程,所以在人生不同阶段,需要关注眼睛不同的健康问题,一旦出现相关问题,而未被及时发现,错过最佳机会,预防和改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
第一阶段:新生儿期(0~3岁)
重点关注:先天性上脸下垂、先天性白内障、先天性青光眼
怎么防治:
1、出生一个月之后,做一次眼底检查,确定玻璃体和视网膜没有先天性毛病;
2、有眼病家族史的孩子、低体重儿、早产儿等更要重视眼睛检查;
3、上睑遮盖瞳孔一半以上、晶体状浑浊等都是异常信号。
第二阶段:2~3岁
两三岁到六岁,远视、散光、屈光参差、斜视、弱视的毛病,都不太容易被发现,等到6岁以后有症状,再进行改善,效果就差很多了。
怎么防治:
1、2~3岁时做一次验光,可以准确筛查出是否存在这些隐疾,如果有,及时通过光学手段等进行防控;
2、重视孩子户外活动,每天坚持2~3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,能很好的预防近视;
3、坚持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失利、验光检查和眼轴检查等。
第三阶段:学龄前(6岁前)
重点关注:眼睛屈光过度发育
一个五六岁的孩子,检查发现没有远视,看东西也挺清楚的。你是不是觉得他的眼睛很健康?错了。他的眼睛其实已过度发育!一般来说,3岁及以下的孩子有300度左右远视,五六岁的孩子有200度左右远视,10岁的孩子可能还有100度左右远视。
怎么防治:
1、坚持定期检测视力和验光。
2、从源头改掉坏习惯,尽量不要让孩子过多读书、写字、绘画、玩电子设备。
第四阶段:12岁之前
重点关注:假性近视、视力矫正
有的孩子视力原本不错,可假期过完,视力突然下降,父母急忙带孩子去配眼镜。这种做法,真有些草率。很有可能,这些孩子只是假性近视。
怎么防治:
1、想要判断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,正确的方法,是去眼科或专业视保机构进行验光。
2、如果孩子已确定是真性近视,而且是必须配眼镜,那建议12岁前第一次配近视眼镜,请去专业眼科进行散瞳验光。散瞳验光,再配合规范的主觉验光,综合出来的度数,往往比只用电脑或常规插片验光测出的近视度数低。也就是验光更准确,配戴更舒适。
3、矫正视力是好时候。如果孩子正处于假性近视阶段或是真性近视的初期阶段,那么进行视力训练可得到非常不错的效果。
第五阶段:初、高中阶段
重点关注:高度近视防控
学业压力大,可眼睛不能太“拼”,近视防控得不好,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话,视网膜脉络膜病变、视网膜裂孔或脱离、黄斑变性出血、白内障、青光眼等并发症,都可能找上门。
怎么防治:
1、一定得有下面这个意识:还没近视的,很幸运,重视预防;已经近视的,弦绷紧,防控度数。
2、保持良好用眼习惯
第六阶段:上大学后
重点关注:重点关注近视防控与发展
怎么防治:
1、相对于紧张的三年高中生活,大学可以说相对会轻松许多,但这个阶段往往放众的电脑、手机游戏、熬夜等对眼睛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,所以,我们必须要克制自己。
2、慎重考虑激光手术,激光近视手术风险大,可怕的后遗症会可能带来一辈子的痛苦。
第七阶段:40岁后
重点关注:重点关注黄斑变性、青光眼、老化眼
如果将眼睛形容成相机,那么40岁开始,就要关注底片的问题了。除了老花,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,黄斑变性,青光眼等甚至可能失明。
怎么防治:
1、每半年或一年需做一次眼底检查。
2、防控血糖、血压和血脂,以减少随之带来的眼睛并发症。
3、发现眼睛老花,应及时配戴合适的老花镜。长时间硬撑不戴眼镜,会导致严重视疲劳并可能诱发眼部其他病变。
第八阶段:60岁后
重点关注:白内障
对付白内障,别依赖眼药水,最好的办法是手术。
怎么防治:
1、别等晶体熟透了再做手术,否则会增加并发症风险;
2、可以把白内障、近视和老花问题一次性解决。
注意:
小孩子的远视很宝贵,建议3岁开始定期做眼科检查,可能很多人不知道,婴幼儿天生就存在远视,随着年龄增长,眼球发育,远视会逐渐减少,到7岁时候,仍会存在75度左右的远视。其实,这种远视,医生称为生理性远视,如果孩子发育过快,接下来眼轴继续变长,就会慢慢朝近视发展。
所以,现在最新的理念,提倡给小朋友建立屈光发育档案,而不是简单测个视力,如果单纯看视力,就会觉得孩子视力很正常,但是如果看屈光,3岁时,有的孩子有100度远视,有的孩子只有50度,那么这就是一个警惕信号,50度孩子近视风险高,因为他的眼轴增长比其他孩子快,需要及早对孩子近视进行预防和控制,比如有意识的增加孩子户外的活动时间等。
- 上一篇:电脑族如何缓解眼睛疲劳
- 下一篇:眼保健操真的有用吗?